初為人母的除了喜悅,很快便會覺得有一點無力感;在接生後巡房時,會發現大部份新手媽媽的第一個挫敗通常的是餵哺母乳的問題,下面總結了一些她們頭一周常常遇到的問題和一些小貼士,希望可以幫助媽媽們更快上手。
1. 第一周目標為每天餵哺8至12次
由於初生寶寶的胃部只有波子般大小,一次不能吃太多,需要分段進食才能吸取足夠的營養,因此首周餵哺非常頻密,盡量在空檔要爭取休息
2. 寶寶體重會先減後加
正常的新生兒在頭幾天可能會減少多達7%的出生體重。媽媽開始「上奶」後,母乳喂哺的寶寶平均每週會增加150-200克體重。
3. 寶寶的大便與大人明顯不同
不少媽媽最擔心便是寶寶大便顏色/頻率/質感。出生的第4天后,大便應該是黃色的,寶寶每天至少應有3至4次大便,大小為5元硬幣(2.5厘米)或更大。有些寶寶會在每次哺乳時、或更頻繁地大便,這也是正常現象。母乳喂養的寶寶的正常大便是鬆散的(柔軟至流質),並且可能夾雜著凝結物。
4. 排奶反射反應(俗稱上奶)通常會發生在第3-5天
在頭兩天,媽媽或許會覺得奶量不足而感到氣餒,但這是正常的。只需要持續讓寶寶吸吮,讓身體適應寶寶的食量,一般在第三天就會上奶。你需要做的,是放鬆心情,不要太在意。
5. 為確保足夠抗體及營養,先完成一邊乳房,才開始另一邊
母乳分為「前乳」及「後乳」:前乳的抗體較多,營養較少;而後乳則相反,能提供寶寶成長的養分。如果未完成一邊乳房便開始另一邊,會令寶寶養分不足。
6. 建立穩定時間表,不要跳過餵奶的時間
這樣做能讓寶寶持續吸收,建立習慣,也讓媽媽的作息時間穩定,減低「脹奶」的機會,一舉數得
7. 冷敷/用椰菜葉敷上乳房能減低「脹奶」的不適
在兩次餵食之間使用冷敷和/或用椰菜葉敷上乳房。如果寶寶由於「脹奶」而無法吸吮,請擠奶直到乳頭變軟,然後再次嘗試讓寶寶吸吮。
8. 最重要的,是媽媽的心情和休息
母乳的質量,完全是取決於媽媽;如果想寶寶吃得好,最重要的還是要媽媽能吃得有營養,多喝水,得到足夠的休息,保持心情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