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 2 月, 2023
  • Login
媽媽醫訊
  • 主頁
  • 懷孕醫識
  • 孕前準備
  • 母乳餵哺
  • 產後護理
  • 營養補給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媽媽醫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懷孕醫識

【醫生分享】6大懷孕飲食禁忌!哪些食物會增加BB敏感風險?

尹昊恩醫生 by 尹昊恩醫生
2021-04-26
in 營養補給
0
【醫生分享】6大懷孕飲食禁忌!哪些食物會增加BB敏感風險?

Close-up shot of a Woman holding a take away coffee mug placed on the table.

0
SHARES
293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很多媽咪知道自己懷有寶寶之後,都會擔心自己是否需要戒口,尤其是家中長輩可能都會作出很多不同的建議,而在網上google 又會發現不同的來源有唔同資訊。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智慧或中醫角度,的確有不少食物需要戒口。

而以下這篇文章是據西方醫學研究資料去為大家討論懷孕後的飲食禁忌。

醫學研究顯示有6大類食物有機會增加小產,難產和畸胎的風險。因此醫生建議懷孕的媽媽應避免在產期進食

1. 未經消毒處理或儲存不當的奶製品
奶類製品最容易滋生李斯特菌,最高危就是未經高溫或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類食物,如軟芝士; 和未能妥善低溫保存的奶製品,例如雪糕機的軟雪糕 / 沒有低溫保存的芝士蛋糕。

大部分人感染李斯特菌後,可以毫無症狀或只有輕微流感的病徵。不過,由於免疫系統在懷孕期較弱,孕婦較易染上李斯特菌病,繼而通過胎盤傳染給BB。在懷孕中感染李斯特菌病,可導致高達25-40%流產, 胎死腹中。如在懷孕後期染上李斯特菌,也可導致早産,發育不良,及影響胎兒出生後的智力,或令眼睛大腦心臟和腎臟功能受損。

因此我們會建議孕婦飲用已經高溫或經過巴士德消毒的牛奶, 亦要選取有妥善保存的奶製品。如發現奶類產品表面出現倒汗水又或者曾經溶解的跡象, 就不應進食。

2.未經煮熟的食物如沙律,肉類或魚生
除了以上提到的李斯特菌,此類食物更有額外風險帶有沙門氏菌或其他過濾性病毒,容易引發腸胃炎。懷孕時患有腸胃炎而沒有發燒的話,一般屙清的話都不會影響BB。但是如果這些細菌進入媽媽的血液再去到子宮,也會增加BB小產和早產的機會。

3. 酒精
懷孕的時候要避免攝入酒精,研究指出,寶寶有酒精後遺症的機會,會跟隨著酒精攝入量而增高。飲得越多,BB有後遺症的機會就越高和越嚴重。
詳細可參閱我們另一文章。

【醫生分享】懷孕可以飲酒嗎?

【醫生分享】懷孕可以飲酒嗎?

作者: 尹昊恩醫生 2020-05-12

4. 深海魚
深海魚有較高機會含有重金屬和水銀,而BB無法代謝處理,這樣會影響BB的大腦發育。但由於魚類營養很高,一般不建議戒掉所有魚類。媽媽可以選擇一些淡水魚或較細小的海魚進食。當然,也可以選取可靠和安全的DHA補充劑。

5. 過量咖啡因
攝入過量咖啡因會增加流產和BB在宮內發育不良的機會。其實除了咖啡之外, 朱古力和茶類產品也含咖啡因。很多媽媽表示在懷孕期間很難立刻戒掉咖啡,其實大部分研究都顯示,咖啡因每天的安全攝入量為不高於200毫克,衹要不超過指標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以一般大型連鎖咖啡店為例,一杯Tall size的咖啡約有150-180毫克咖啡因。關於懷孕和咖啡因的關係詳細請參閱我們另一文章。

6. 過量維他命A
懷孕時需要維他命A, 但過量也會增加畸胎的機率。因此媽媽應該避免進食過高維他命A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特別是肝臟)。選取懷孕維他命時,也要避免高劑量的維他命A補充劑。

懷孕時吃的食物是否會增加別的敏感和濕疹機會呢?
很多都市傳聞,都會叫媽媽在懷孕時戒食有致敏源的食物,以減低將來的敏感和濕疹機會。例如不可進食海鮮,蛋和花生等等。其實暫時沒有醫學實證證實懷孕中戒口可減低嬰兒敏感。相反,假如過分戒口而導致飲食不均衡,甚至會增加將來的敏感風險。

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和香港過敏協會,都不建議孕婦特別戒吃致敏食物。至於如何在懷孕和寶寶出世後減低過敏機會,請參閱我們另一文章。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Post

【醫生分享】有關孕婦飲食營養最重要的概念

Next Post

【醫生分享】一文看盡10個懷孕初期出現的徵兆

尹昊恩醫生

尹昊恩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榮譽副顧問醫生 香港婦產科醫學院院士 FHKCOG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HKU)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 MRCOG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FHKAM(O&G) 新南威爾斯大學 生殖醫學碩士 MRMed(UNSW)

Related Posts

【醫生分享】孕婦補充品如何選擇?服用前必讀4大原則!
營養補給

【醫生分享】孕婦補充品如何選擇?服用前必讀4大原則!

2021-08-23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維他命D
營養補給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維他命D

2023-01-25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鈣質
營養補給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鈣質

2021-07-15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碘質
營養補給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碘質

2021-07-13
【醫生分享】5類媽媽懷孕後有特別飲食需要,妳要知道!
營養補給

【醫生分享】5類媽媽懷孕後有特別飲食需要,妳要知道!

2021-07-13
營養補給

【醫學營養指引更新】懷孕只補葉酸不夠,妳還需要Choline膽鹼!

2021-07-13
Next Post
【醫生分享】一文看盡10個懷孕初期出現的徵兆

【醫生分享】一文看盡10個懷孕初期出現的徵兆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文章分類

  • 營養補給
  • 孕前準備
  • 懷孕醫識
  • 母乳餵哺
  • 產後護理
媽媽醫訊

為媽媽提供專業的醫學資訊

Follow Us

本網資訊

  • 關於我們
  • 免責聲明

Recent Posts

  • 【醫生分享】孕婦補充品如何選擇?服用前必讀4大原則! 2021-08-23
  •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維他命D 2021-08-15
  • 【醫生分享】怎樣分辨正常懷孕分泌物與念珠菌感染 2021-08-06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懷孕醫識
  • 孕前準備
  • 母乳餵哺
  • 產後護理
  • 營養補給
  • 關於我們

Copyright © 2020 MedicmamaHK.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