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一定有聽過,有寶寶因臍帶繞頸胎死腹中的憾事;這些也是我在診所經常被媽媽問到的問題:
怎樣可以知道臍帶繞頸?
臍帶繞頸是不是很危險,多少個圈會導致死亡?
發現臍帶繞頸有甚麼可以做?
這樣可以順產嗎?
本文希望能讓妳認識臍帶繞頸,其實並不全是想像中危險;有4項媽媽必做的事,能讓寶寶在子宮內更健康成長。
有關臍帶繞頸的數據
根據臨床數據,臍帶繞頸發生率大概是20-25%;我們也常在分娩時看到臍繞頸一圈、兩圈的寶寶,即使是順產,大部分的寶寶也非常健康,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臍帶繞頸的原因
臍帶繞頸其實就是源於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在小小的子宮內翻滾打轉,臍帶就有機會纏住胎兒的頸部、手和腳。
一般而言,臍帶過長、胎兒較小或羊水較多都會令臍帶繞頸出現的機會增加:因為胎兒在母體中的活動相對空間較大,所以寶寶也相對容易在自我運動的過程中繞頸。
臍帶繞頸的風險
在一般情況,臍帶繞頸的風險並不大。研究數據顯示,比較在懷孕期間出現 vs 沒有出現臍帶繞頸的寶寶,忽然胎死腹中的風險,並沒有出現(根據統計學的顯著性)差別。由於臍帶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縮性,而絕大部分臍帶繞頸也是鬆的,固此不會對寶寶造成危害。
不過,也會有個別情況出現臍帶過緊,以致影響寶寶的血液供應及吸收營養和氧氣。這樣或會導致寶寶在子宮內發育遲緩。另外,在分娩過程中隨著產程進展,胎兒的頭部逐漸下降,臍帶會慢慢拉緊。若然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圈數很多,便會出現臍帶血管受壓,阻礙胎兒血液循環,嚴重可引致胎兒腦組織缺血和缺氧。
如何診斷臍帶繞頸
普通的2D超聲波準確度大概60%;如配合彩色超聲波(Doppler scan),準確性可達至90-95%以上。檢查可以準確地顯示臍帶位置,臍帶血管血流的流向和纏繞的周數。當然也可以從3D/4D超聲波協助檢查。
臍帶繞頸可以怎樣處理
如果臍帶纏繞不屬於過緊,而胎兒在子宮內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的話,胎兒在翻滾打轉的過程中,是有機會自己解開的。可是,懷孕媽媽是無法主動預防或改變繞頸,因為寶寶一直在動,我們也沒有方法隔著肚皮去控制寶寶怎樣轉身。
不過我們可以做以下4項事情減低臍帶繞頸的風險
- 數胎動
第一項,亦是最重要的一項。數胎動是判斷胎兒是否出現異常情況的最好辦法。如果出現臍帶供血和氧氣量不足,胎動次數便會逐漸減少,強度也會逐漸減。
當然,胎動在短暫時間減少,亦可因為寶寶正在睡覺。建議媽媽每天於固定時間測量胎動,如早、晚各1次,每次約30分鐘,並以寶寶平常每天的胎動次數和強度作比較。當發現胎動過少時,首先改變姿勢如左側臥位,讓精神放鬆、輕輕拍肚子或搖一搖身體刺激胎兒,或是吃點含糖分的食物,然後再重複計數。若在刺激下,仍未感受到胎動回復平日的次數/強度,便建議及早求醫以作進一步檢查(如超聲波或胎心機),避免情況惡化。 - 睡覺時多使用左側臥位
睡覺姿勢不能直接改變寶寶怎麼轉身或幫助臍帶繞頸解開。不過,媽媽睡覺時多用左側臥位,可以促進大靜脈的血液循環,增加子宮胎盤血流量。在大腿下墊兩個枕頭,或可讓媽媽入睡得更舒適。 - 定期產檢
透過超聲波檢查我們可以監察寶寶的成長幅度和胎水,推斷是否有胎盤或臍帶血供應量不足的問題。如發現寶寶在子宮內發育不良或遲緩,醫生亦可用胎心機監測作進一步了解。 - 作動和分娩時,持續進行胎心監測
上面提到,在分娩過程中隨著產程進展,胎頭下降或會讓臍帶逐漸拉緊,使臍帶血管內受壓。因此,持續胎心監測可讓我們確保寶寶在過程中沒有缺氧。
臍帶繞頸可以順產嗎?
一般發現臍帶繞頸,會出現以下3種情況
- 胎兒胎動正常、胎心正常:懷孕媽媽完全可以選擇順產,並不影響寶寶的健康。
- 如果超聲波反映胎盤或臍帶血供應量不足:醫生或會建議剖腹產。
- 如果胎心監測顯示臍帶纏繞過緊,而導致寶寶不適、缺氧甚至窒息,就一定要選擇剖腹產。
當然,即使選擇了進行順產,一旦在生產過程中透過胎心監護發現異常,便會立即進行剖腹產,將危險的機率降到最低!即使如此,按照我們的臨床經驗,有臍帶繞頸1-2圈的懷孕媽媽,順產的成功機率仍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