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 2 月, 2023
  • Login
媽媽醫訊
  • 主頁
  • 懷孕醫識
  • 孕前準備
  • 母乳餵哺
  • 產後護理
  • 營養補給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媽媽醫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孕前準備

【醫生分享】雪卵前必讀-需要多少粒? 成功率有多高?

尹昊恩醫生 by 尹昊恩醫生
2021-06-28
in 孕前準備, 懷孕醫識
0
【醫生分享】雪卵前必讀-需要多少粒? 成功率有多高?
0
SHARES
294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問題1: 進行一次抽卵cycle,我可以取得多少粒卵子?

一個週期能取到多少顆卵子,主要取決于女士的卵巢功能,當然這亦與女士的年齡掛鉤。假如卵巢功能正常的女士,在30-35歲時,每一次抽卵一般可以抽到12-15粒卵子。隨著年齡增長,每次抽取的數量都會減少;到了40歲的話,一般每次抽取數量會降至6-8粒。

當然,以上所述的只是正常情況下的平均數;除了年齡以外,也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妳的卵巢功能。因此,在決定進行雪卵之前,應與妳的婦產科醫生溝通,並讓他作出合適的檢查及評估,從而判斷妳的卵巢儲備。

妳可以透過以下文章了解更多有關卵巢功能/AMH指數等資訊

【醫生分享】卵巢功能與不育的10個問與答

【醫生分享】卵巢功能與不育的10個問與答

作者: 尹昊恩醫生 2021-06-14

問題2: 我需要雪多少粒卵子才足夠? 

首先,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因為這取決於
1. 妳的家庭計劃,例如妳總共想要多少個兒女
2. 妳認為多大的成功率才可以令妳安心

在醫學上, 沒有對說多少數量的卵子便可以達到100%的懷孕率。當然,卵子數量越高,懷孕的機率一般也會較高。數據而言,根據下圖的2017年歐洲的一份研究報告,從年紀及取出的成熟卵子的數量作出預測;每條曲線顯示特定年紀的女士,在雪了多少卵子後,將至少有一個活產BB的機率。

舉例說,如果妳是36歲(橙色線)準備雪卵,冷藏10粒卵子會令妳有60%成功活產*;假若需要成功率到80%,便需要冷藏18-20粒卵子。
*以上數據是指活產(Live birth)生出寶寶的機率,而不只是懷孕的機率。因為懷孕後可能出現流產及各種異常情況,而這個數據已經是排除了相關流產機率。

此外,以上數據也反映出年齡對卵子的品質是有很大影響的。即使是冷藏的卵子數目相同,能有活產(live birth)生出寶寶的機率,會隨著每年年齡增加相對減低,這也是因為流產和異常情況的風險會增加。若到了44歲,無論妳準備了多少粒卵子,活產的成功率也只有大概50%。
(上圖指的捐贈者,在歐洲一般年齡介乎21歲30歲,因此成功機率也十分高)

然而,數據僅供參考,也要視乎個別情況,沒有生育療程是百分百保證成功的。我對雪卵的建議是在30-35歲進行;即使卵子數量(=抽取次數少)不太高,也有較高保障率;畢竟每一次療程都要打針、抽卵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問題3: 我如何得知抽出來的卵子質量? 

一般把卵子抽出來後,醫生團隊會對卵子進行初步的評估:包括卵子的樣貌和成熟度。不過,卵子真正的質量,是需要與精子受精後,透過形成胚胎後的質量,我們才可以反過來推斷卵子的質量高與低。

正如上述不斷強調,卵子質量與年紀有很大的關係。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假如一名34歲以上的女士的AMH指數較低(指卵巢庫存比較少),不但反映卵子數量較少,普遍也會發現卵子質量較低,並影響懷孕成功率及增加流產風險。

相反,如果妳是34歲以下而發現AMH指數較低,即使卵子數量較少,但其卵子質量,以致胚胎質量、懷孕成功率及活產(live birth)生出寶寶,也會與其他同齡正常AMH的女士相若。

文章參考資料
Goldman RH, Racowsky C, Farland LV, Munné S, Ribustello L, Fox JH. Predicting the likelihood of live birth for elective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a counseling tool for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Hum Reprod. 2017 Apr 1;32(4):853-859. doi: 10.1093/humrep/dex008. PMID: 28166330.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Tags: 雪卵雪卵成功率
Previous Post

【醫生分享】客觀數據解答懷孕與新冠疫苗的101問

Next Post

【醫生分享】懷疑臍帶繞頸? 立即了解風險及下一步行動

尹昊恩醫生

尹昊恩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榮譽副顧問醫生 香港婦產科醫學院院士 FHKCOG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HKU)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 MRCOG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FHKAM(O&G) 新南威爾斯大學 生殖醫學碩士 MRMed(UNSW)

Related Posts

【醫生分享】孕婦補充品如何選擇?服用前必讀4大原則!
營養補給

【醫生分享】孕婦補充品如何選擇?服用前必讀4大原則!

2021-08-23
【醫生分享】怎樣分辨正常懷孕分泌物與念珠菌感染
孕前準備

【醫生分享】怎樣分辨正常懷孕分泌物與念珠菌感染

2021-08-06
【牙醫分享】孕婦經常問牙醫的8個問題!
懷孕醫識

【牙醫分享】孕婦經常問牙醫的8個問題!

2021-08-02
【麻醉科醫生分享】無痛分娩依然會痛?對寶寶有副作用嗎?
懷孕醫識

【麻醉科醫生分享】無痛分娩依然會痛?對寶寶有副作用嗎?

2021-08-03
【醫生分享】懷疑臍帶繞頸? 立即了解風險及下一步行動
懷孕醫識

【醫生分享】懷疑臍帶繞頸? 立即了解風險及下一步行動

2021-06-29
【醫生分享】客觀數據解答懷孕與新冠疫苗的101問
懷孕醫識

【醫生分享】客觀數據解答懷孕與新冠疫苗的101問

2021-08-04
Next Post
【醫生分享】懷疑臍帶繞頸? 立即了解風險及下一步行動

【醫生分享】懷疑臍帶繞頸? 立即了解風險及下一步行動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文章分類

  • 營養補給
  • 孕前準備
  • 懷孕醫識
  • 母乳餵哺
  • 產後護理
媽媽醫訊

為媽媽提供專業的醫學資訊

Follow Us

本網資訊

  • 關於我們
  • 免責聲明

Recent Posts

  • 【醫生分享】孕婦補充品如何選擇?服用前必讀4大原則! 2021-08-23
  • 【醫生分享】懷孕飲食及營養詳解—維他命D 2021-08-15
  • 【醫生分享】怎樣分辨正常懷孕分泌物與念珠菌感染 2021-08-06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懷孕醫識
  • 孕前準備
  • 母乳餵哺
  • 產後護理
  • 營養補給
  • 關於我們

Copyright © 2020 MedicmamaHK.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載入迴響中...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