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提到,在懷孕初期,懷孕分泌物 (俗稱白帶 Leukorrhea) 正常會明顯增加,如果未讀該篇文章,可以在以下連結先了解各種分泌物的成因、種類。
(推薦文章: 【醫生分享】懷孕初期出現分泌物,正常嗎?)
不過,各位懷孕媽媽也需要注意,分泌物是否出現異常,例如出現痕癢或腫痛;因為這可能反映妳有機會患有由真菌引致的陰道發炎。而念珠菌感染是其中一種經常在懷孕媽媽出現的情況。下文將為妳講解更多了解念珠菌感染(Candidiasis)的成因、症狀及有關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為什麼懷孕期間會容易受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一種生活在陰道中的真菌,一般不會影響身體;不過,假如陰道的細菌、乳酸菌和念珠菌生態不平衡,而導致念珠菌過度生長,則會導致有感染症狀的陰道炎。念珠菌感染十分普遍,研究數據指出,近 75% 的成年女性一生中至少試過一次念珠菌感染。
而在懷孕期間,由於懷孕媽媽的荷爾蒙水平出現波動,增加陰道生態的不平衡風險,因此念珠菌感染機會較一般女性為高。此外,在懷孕時服用某些抗生素,或患有糖尿病 / 妊娠糖尿病,都會額外增加感染風險。
正常的懷孕分泌物(白帶)和念珠菌感染有何不同?
一般正常的懷孕分泌物都是較稀薄,乳白色(有些時候也會是非常淺色的淡黃色) 和祇有淡淡的氣味,甚至乎冇味;整個懷孕期間,稀薄的白帶是正常且健康的。
- 假若妳出現以下情況,便有機會是患有念珠菌感染
- 濃濃白色的分泌物, 甚至會出現塊狀 (俗稱豆腐渣一般)
- 陰道或外陰部位出現痕癢或灼痛
- 有些媽媽甚至乎會在排尿感到灼痛或在性生活時感到不適
- 在部分較嚴重的情況,外陰會出現紅腫
懷孕媽媽可以如何預防孕期念珠菌感染?
改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或可以大大降低念珠菌感染的風險
保持乾爽
念珠菌喜歡又濕又暖的地方;因此,如私處長期處於又焗又濕的狀態,便會加速念珠菌的繁殖。 時刻保持私處的透氣度,例如穿棉質透氣的內衣,甚至嘗試在晚上睡覺時不穿內衣或睡褲增加空氣流通也是保持乾爽的方法。此外,在淋浴或游泳後,確保私處已完全抹乾,才穿上內衣褲。
避免過度沖洗
經用使用梘液沖洗陰道或使用陰道噴霧劑,會改變陰道的正常酸鹼度,繼而破壞陰道細菌和真菌的生態平衡而導致念珠菌過度生長。此外,懷孕媽媽盡量選擇淋浴及避免浸浴/泡泡浴;因為浸浴時有機會刺激陰道,或令番梘水滲入陰道內而改變酸鹼度。
服用益生菌補充劑
市面上的營養補充劑,部分含有女性活性益生菌 (Probiotics)或益生菌培養物 (Prebiotics),服用該類補充品有機會可以增加陰道內的益菌,繼而減低陰道炎的機會。在考慮及決定服用之前,請先向妳的婦產科醫生查詢是否適合及他們推薦那種益生菌補充劑。
在懷孕時感染念珠菌,醫生會進行甚麼治療?
首先,醫生會為妳先作檢查確認是否念珠菌感染,及排除其他疾病引致的可能。
在確定是念珠菌感染後,醫生會為妳開抗真菌的藥膏或陰道塞。一般情況下,在懷孕中使用塞入陰道的克霉唑(Clotrimazole)都是安全的;塞葯的療程一般需5至7日,視乎真菌感染的程度,現時亦有一些較新推出的抗真菌藥物,整個療程只需要塞一粒已可處理感染徵狀。
也有人曾經問:發現念珠菌感染後,會不會「自己好」? 其實,即使健康的女性也會有念珠菌出現陰道內,假如只是輕微的念珠菌感染,而同時出現的徵狀較少,加上自身的免疫系統屬良好,理論上是該感染是可以自行痊癒。不過,在大部分情況,由於念珠菌數量增加以致陰道生態不平衡,會形成念珠菌再加以繁殖的惡性循環,不加以處理的話感染情況或會變得更嚴重;因此,我們還是建議及早求醫。
懷孕期間感染念珠菌會影響寶寶嗎?
在懷孕期間感染念珠菌, 並不會對BB構成任何危險影響。
不過,如果您在進行順產時同時感染念珠菌,則有很低的機會會將念珠菌傳染給寶寶。 陰道念珠菌一般也可以在寶寶的口腔滋生,醫學上稱為鵝口瘡(Oral Thrust)。
假若寶寶在口腔中出現白斑,這些白斑正是念珠菌增生的位置,通常出現在牙齦、舌頭、口腔頂部或臉頰內側。此外,如果你選擇喂哺母乳,寶寶亦可能會感染你的乳頭。
然而,即使寶寶出現鵝口瘡,媽媽亦無需過分擔心;念珠菌感染/鵝口瘡一般對寶寶沒有長遠的健康影響,使用一些溫和的嬰兒抗真菌藥物或抗真菌霜便可治療。在療程進行後,媽媽亦可以選擇繼續母乳喂哺。
參考資料:
衛生署網頁-念珠菌陰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