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夫婦在計畫懷孕前,都會考慮先進行懷孕前檢查(生育檢查),從而以最佳的身體狀態來孕育小生命。不過,很多人其實對孕前檢查其實有不少疑問:
疑問一:我們在不久前已經做了婚前檢查,還需要再做懷孕前檢查嗎?
雖然婚前檢查與懷孕前檢查有某些相近的檢查項目,但目的卻不同。
婚前檢查
要讓新人清楚了解雙方的健康狀況,除了基本的身體檢查外,一般主要針對性傳染病和常見的隱性遺傳疾病進行檢驗的檢查。
懷孕前檢查
除了重新檢查父母雙方的傳染病風險之外,更希望在懷孕前明瞭雙方的生育能力,並就一些常見的隱性遺傳疾病進行檢驗,為下一代的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
因此我們一般建議,即使是已經做過婚前檢查,亦應該考慮再作懷孕前檢查。另外,如果年紀較大(例如35歲以上)的夫婦,由於卵巢機能有機會開始退化或精子數量減少,我們認為更需要先進行生育檢查以增加懷孕成功率及減低風險。
疑問二:我們試了一段時間仍未成功?需要進行特別檢查嗎?
根據統計數據,如果雙方身體都屬於正常的話,嘗試生育一年後,應該會有超過80%已經成功懷孕。假若夫婦已嘗試了一年仍未能成功的,就需要考慮找專科醫生作不育檢查。
不育檢查有別於一般生育檢查,當中會牽涉一些入侵式的檢查,例如輸卵管造影等等。這些檢查的目的是針對性找出遲遲未能懷孕的原因,一般不會建議納入常規的孕前檢查。
疑問三:很多機構都有提供不同收費,包含不同項目的檢查?我應該怎樣選擇呢?
懷孕前檢查(生育檢查)主要分為4大檢查範疇
1/ 生育機能
2/ 遺傳病/隱性遺傳基因
3/ 性病或有機會感BB的傳染病
4/ 基本身體健康檢查
生育機能
女方:
盤腔超聲波 : 排除子宮異常,息肉, 卵巢水瘤, 子宮內膜移位等問題
卵巢儲備檢查: 陰道超聲波檢查卵巢的竇卵泡數目或者抽血檢查AMH指數
男方:
精液化驗 (採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進行化驗的化驗所)
主要檢查精子數量及活躍度
遺傳病/隱性遺傳基因
隱性地中海貧血
社會有~7%人口有地中海貧血隱性基因, 如夫婦二人都帶有隱性基因, BB則有機會患有嚴重貧血症
恆河猴型血型因子 Rh(D)
如太太的因子為”-”,而丈夫的因子為”+”,寶寶或會在子宮內出現溶血性貧血,媽媽在懷孕過程需打針減低風險
其他隱性遺傳基因檢查
如果其中一方本來有家族病歷或遺傳病病史,便需要再做進一步的遺傳基因檢查
性病/傳染病
常規檢查: 梅毒測試、乙型肝炎抗原及抗體測試、德國麻疹抗體測試、愛滋病病毒抗體及抗原
額外也可考慮的檢查 : 滴蟲及念珠菌、淋病菌、衣原體
基本健康檢查
血球常規: 包括紅血球和白血球數量、血色素、紅血球體積、血小板
子宮頸抹片檢查: 如有子宮頸病變,應該在懷孕前先處理
血壓/小便常規檢查: 孕前作高血壓、糖尿和蛋白尿篩查
一表看清懷孕前檢查
